“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原来大有乾坤。近些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学校和家长对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教育日益重视。但是,这句话其中真正的内涵,你真的清楚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开篇第一句,富有精辟哲理,朗朗上口,一直被人们传诵至今。
但是这句话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哲理,你知道么?快来跟文君一起来了解一下人之初性本善,在给自己启发的同时也可以教导你的孩子。
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还是恶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孔子虽然表达了自己对人性论的思想,但他的人性论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定论。换句话说,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但是孔子作为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人性论的人,为诸子百家打开了对人性探讨的大门。
孟子的“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来自于儒学大师孟子
《孟子·告子上》有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向善,仁、义、礼、智本就在心中,只要发掘自己的善念“人皆可以为尧舜”。
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加以自我修行和约束,在后天学习和环境影响下沾染一些恶习,人慢慢开始变“恶”。孟子的“性善论”,其实也是“后天变恶论”。
所以,“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蕴含孟子“性善论”的话,并不是强调人性本善,孟子告诉的是人要靠自己的自我修行,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内心的“善”,否则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要求的是人们重视内省的作用。
荀子的“性恶论”
讲到孟子的“性善论”,就不得不提到荀子的“性恶论”,荀子是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他和孟子对人性的看法截然相反。
《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善良的人是通过后天努力达到的。
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在荀子看来,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表现为”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是人天然有抽象的自然生物本能和心理本能。
举例来看:一个刚生下来的幼儿,饿了就要吃奶,他会管母亲是否在睡觉吗? 他会管母亲是否乳汁吗?他会考虑母亲是否生病了吗? 不会的,他只是饿了要吃奶。这个就是人的动物性,也可以说自私性。
但另一个角度来讲,荀子的“性恶论”其实是“后天向善论”,荀子认为的“恶”来自于人的本能,但经过后天的学习也可以向善,关键是注重道德教化和礼制约束。
做人不伤害他人是底线,做自己不伤害自己是底线
人之初,到底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纵观古今,仍然没有结论。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两重属性,首先是动物属性,然后是社会属性。
动物性是先天的,社会性则是需要后天学习的。只从动物性是无法判断“善”与“恶”,如羊是吃草的,羊就是善良么?狼要吃羊,狼就是恶的么?
所以脱离了社会道德谈人性的“善”与“恶”,是没什么意义的。对于社会化的人来讲,没有人天生就是善人,也没有人天生就是恶人,人是善恶矛盾的综合体。
只有社会不断健全完善规则制度法律,约束人性的“恶”;人人有颗向善的心人之初性本善,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善”。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