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创始人/道教始祖
一,世界影响力
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是人类世界的大喜时期。在这一时期,有三位圣哲陆续降临到这个世界,他们是创建佛教的释迦牟尼,创立儒家的孔子,还有一位就是道家的创始人、道教的始祖老子。
儒释道,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其影响波及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中亚、东南亚等地区; 释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道教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儒释道为古代中国最早的世界文化视野范围观,以释为代表的印度文化圈,是大中华文化圈范围外众多外来文化中离中华最近,接触最早的文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地球也如同一个小村落,更多优秀的文化呈现在世人前,取长以补短,万物以冲和,方为中华之真精神,世人之福气。道根儒茎佛叶花,三教本来是一家。
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曾把老子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广场有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老子为其中之一。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道教创始人,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早在十八世纪,西方一些国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种文字版本。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老子》一书是当今除《圣经》外,在全世界出版发行数量最多的一本书,单是日本就有三百多种版本。到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共有60多种《道德经》译文,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等世界著名学者对《道德经》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专著或专论问世。
二,圣人老子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道家学说)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的思想养生主张是“无为”—不消耗,《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道:宇宙能量现象)
关于出生地也有两种说法,《史记》说老子是楚国人,也有很多文字资料上说老子是陈国人。
其实,这个没有争议。老子活得太长了,他老人家出生时那个地方属于陈国,他还没死时陈国已经被楚国吞并。但具体地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苦县厉乡曲仁里村,今天的河南鹿邑。
关于老子的死,一般只是猜测他活了160多岁,有说200多岁的,无法考证,司马迁也只说“不知所终”。
三,圣人的思想智慧
【上善若水,柔弱胜强】
老子的老师叫商容,《封神演义》里商朝的丞相也叫商容,虽然年代有些误差,但说的人物也许是同一个人,或者起码是取材相近。
商容在临终时对老子说:你看我的牙齿都不在了,而我的舌头尚健在,你明白为什么吗?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柔弱胜刚强”即出于此。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攀比争执的事情,这时候如果能想到老子的弱而不争、弱者生存的思想,就能免生事端,前进一步万丈深渊,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老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认为水是天下万物中的圣者。“上善若水”,水甘处低下,与世不争,所以也就没有任何忧患。无忧无虑道教创始人,自由自在,反而蕴含了无穷的力量,“水滴石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禹治水能成功,就是承认了水的力量,不能硬堵;关羽最成功的一次战役“擒于禁,斩庞德”,就是借助于水的力量。
【正话反说,对比辩证】
老子经常喜欢说“反话”,正如《道德经》书中所说的“正言若反”。比如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第36章:将欲弱之,必先强之,将欲去之,必先举之,这个思想后来被演绎为“欲擒故纵”,“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等等。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步子跨大了反而不能远行,现在有句流行语“步子跨大了容易扯着蛋”意思差不多。
【鞭辟入里,朴素自然】
老子的哲学思想实在博大精深,但《道德经》总字数只有五千字,所以在其81个章节里,几乎每章都有著名的精辟语句,被引申为成语。如“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宠辱若惊”,“知白守黑”,“自知者明”,“不出户,知天下”,“出生入死”,“和其光,同其尘”,“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多太多的鞭辟入里、简明朴实的至理。
【治国理念,以民为重】
历代的统治者都很尊封老子,唐朝的统治者甚至把老子奉为自家的祖宗,因为老子也姓李;宋真宗也追奉老子为神仙皇帝。统治者如此尊崇老子,是因为老子的学说里有很多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如“以正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小国寡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其政闷闷,其民淳淳”等等。
【用兵之道】
传说中的神奇人物鬼谷子也是老子的学生,鬼谷子从老子的思想中学到了战无不胜的兵法之道、诡诈奇绝的纵横之术,以至于他的学生们驰骋战国、往来诸侯,代表学生有庞涓与孙膑,苏秦与张仪。
其兵家思想如“以奇用兵”,“抗兵相若,哀者胜矣”(引申为哀兵必胜),“善战者,不怒”,“兵者不祥之器”等等。
【养生思想】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的道家宗师,其著名的养生思想也是继承并发扬自老子。老子的养生思想如“众人昭昭,我独昏昏”,这是难得糊涂啊;“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清静无为,恬淡寡欲,才能看到事物的本源,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即取名于此;“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等等。
【自然无为】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最核心的思想是“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自然,顺应道就是顺应自然。老子一直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自作主张,不要瞎折腾。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顺势而为,不要勉强作为,更不要逆自然而为。
四,传承道教
道教发源
道教的创始人是被称为张天师的张陵,而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并将其《老子》一书改名为《道德真经》,作为宗教的主要经典。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唐代皇帝曾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代加封号称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其道教尊称名称为“太上老君”,亦被尊称为“混元皇帝” ,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后来,随着道教上清派和灵宝派的产生和发展,南朝梁朝高道陶弘景(著名的“山中宰相”)给神仙们来了个大排名,这就是“真灵位业图”。至高尊神不是一个了,而是三个,即“三清”:玉清元始天尊(盘古大神),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五,圣人出关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观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尹喜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尹喜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尹喜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