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历史上影帝级皇帝:吴太祖杨行密装瞎子的水平有多高?

文/陈转丽

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_廉明清正_清正廉明

(重耳)

【作者简介】陈转丽,教师,笔名,墨染古韵,喜欢码字。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天,蓝了,水,绿了,燕燕于飞,一路欢唱,越过山越过水,来到北方,参加春天的盛宴!

莺歌燕舞,花红柳绿,清明节,在这样的日子里来了……

怎么会有清明节?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一段历史……

请让我仲春暮春交接之际,告诉你一个悲情的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春秋时的晋国说起……

廉明清正_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_清正廉明

(一)晋献公难过美人关

国君晋献公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在位期间,带领充满战斗力的军队,大肆扩张,消灭了周边许多小诸侯国……可惜的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骊戎国国君把骊姬作为礼物送给晋献公求和时,晋献公就开始失去理智的判断。

年轻貌美,体态婀娜,美目流盼的骊姬,完全征服了晋献公,在骊姬生下自己的儿子后,歪曲事实,任意栽赃、诬陷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夷吾,在晋献公心里,他最出色的三个儿子,完全失去了地位……

骊姬用色相迷惑了晋献公,用毒计陷害太子,太子无奈,上吊自杀。

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_廉明清正_清正廉明

(二)介之推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救了重耳一命

公子重耳、夷吾看清骊姬的蛇蝎心肠,赶紧离开,走上了逃亡之路。

公子重耳,少时聪慧,读书骑射无不精通,又好交友,所以,跟随重耳的人很多。流亡途中,经常缺吃少穿,一些跟随重耳出逃的人,有的伺机离开,重新寻找依靠的人。能留下来的,可以说都是死节之士。

一日,荒郊野外行走,天寒地冻,重耳由于又冷又饿,不觉昏迷。手下人一时慌了手脚,不知从哪里寻找食物。这时,一个叫介之推的随从,离开众人视线,悄悄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了一碗肉汤,端给重耳……

苏醒后的重耳,从介之推艰难走路的步伐里知道了答案。重耳感激涕零之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他要努力,要成功,他要报答跟随自己受苦受难的随从。

清正廉明_廉明清正_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

(电视剧《春秋祭》剧照,中间灰衣者为介之推)

(三)重耳登上王位,却忘记了介子推

十九年后,重耳重返晋国,登上了王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他记得当年自己的雄心壮志,重振晋国之雄风,一跃而为春秋五霸之一。当然,他也记得当年跟随自己流亡受苦的有功之臣,于是,分封的分封,犒赏的犒赏……

晋文公兑现着当年的誓言。

或许,时间太久,晋文公忘了,或许,事情太多,晋文公丢到脑后了。当年割肉救命的介之推没有被赏,他在晋文公重获新生之际,喝庆功酒时,悄悄带着自己的老母,隐退了。

介之推走了,可当年一个战壕里滚爬的战友没有忘记他,他们告知晋文公,没有给介之推分封论赏清正廉明,介之推隐退了。

廉明清正_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_清正廉明

(看看晋国在哪里)

(四)介之推,用自己的肉拯救了晋文公的灵魂

晋文公羞愧难当,马上带上人马,去绵山寻找。几天过去了,连个人影都没看见,有人建议,放火烧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了七天七夜,等到找到,介之推抱着老母,靠着一棵柳树死了。晋文公痛哭不已,装棺入殓时,晋文公发现柳树下放了一张血书,写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但愿主公常清明”,晋文公反复念叨,泪水横流……

介之推,用自己的肉拯救了晋文公的身体,用一首诗鞭策晋文公的灵魂!

晋文公回宫后,把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这天不许起火、做饭清正廉明,吃冷食,纪念介之推。

第二年晋文公去绵山祭奠介之推,发现烧死的柳树复活了,他想起介之推死前告知自己要一世清明,便取名“清明柳”,回宫后,他把寒食节后的这天定为“清明节”。

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_清正廉明_廉明清正

(五)清明,清正廉明

后来,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距离日子近,人们渐渐就改为一天,只过清明节了。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清明”二字的意义,那是一个臣子对自己君王最美好的期待,清正廉明

佩服介之推之母,必有安之若素的母亲,才有不慕荣利,不贪富贵的儿子。想如今,反腐路上,那些国家蛀虫,为一己之私,置国家法度于不顾,他们若有介之推的修养,哪能成为阶下之囚?

清明,清正廉明,那是世世代代子民对自己领导的期待啊!看如今,风清气正,国泰民安,盛世繁荣,这不正是介之推的渴望吗?

清明节,我们怀念着故去的亲人,更怀念着那些为清明盛世而奋斗过的英魂……

清正廉明_廉明清正_廉明清正是什么意思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