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建造禾仓过程
此次百年禾仓移筑工作,不仅是对传统禾仓建筑的保护,更是通过再现与记录布依族禾仓的搭建过程,来不断揭秘传统木构建筑的细节,从而为未来木构建筑的创新奠定基础。
*禾仓:是用来存放(仓室)和晾晒(禾晾架)禾糯的构筑物,它代表了侗族木构建筑最为基本的建构逻辑和空间形态。禾仓和禾晾架包含了侗族传统村寨的农耕模式、社会组织和生活方式,也是该地区自然条件、民族习俗和建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近一百年内经历了地主禾仓、集体禾仓、个体家庭禾仓三个时期的演变过程。作为个体家庭的禾仓,它具有私有性;当禾仓集体建在一片区域时,禾仓又在村中有了公共建筑的属性,反映了村寨协作互助的生产模式。
01. 缘起
为推进此次百年禾仓移筑工作坊的记录工作,尽我们所能来保存这些珍贵的手艺与建造过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这次工作坊。承蒙各界人士对無名的关注,我们通过推文招募的形式,迅速邀请到了十二位来自国内外不同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学生、艺术家、研究员等,来从不同的视角对禾仓的移筑进行研究介入与后期产出。现场主要分为测绘组和记录组两大组来对百年禾仓做分析与跟踪,将禾仓的搭建用图纸与影像进行记录与保存。
● 参与人员表单
在确定了参与人员之后,我们制定了以天为单位的工作计划表,从建筑构件、建筑工具、搭建工序、掌墨师信息的角度进行测绘与记录的分工。工作坊开始的前一天我们举行了一次线上动员会议,与大家一起预习这些或许还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技艺与知识,从而为工作坊的开展做更好的铺垫。
● 时间计划表
02. 村寨
该禾仓被移筑于贵州省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荔波县尧古村。贵州高原山地纵横、凌乱,海相沉积岩易溶于水、耐风化的特征构成了独特的岩溶地貌,风景独绝的同时土地贫瘠。而在黔南最南端,贵州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地带,河流幸存地表,滋养出地球上绝版——同纬度面积最大、最富饶、最脆弱的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系统——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从地图上看,尧古布依族村寨,正在这颗绿色心脏的中心。从三都站下动车,高速直切或县城转搭,约两个小时到达尧古,尧古虽被茂兰镇各色景区包围,自身却只是一个小小、割裂的村子。它坐落于下图公路的两侧。公路右侧为新修建的房屋,主要包括民居、民宿、村委会等,公路左侧更多为古老的废弃建筑。一字规划的新村难见布依族传统,残破老村游人停留不多,而这座百年禾仓就被移筑至此。
● 尧古村俯视图
覃氏尧古布依族寨,古寨背山临水,同侗族里坎为山、外坎为水的最佳落寨选址相似,但尧古的水是从后山引水积流形成的一圈“护寨河”。一条石板巷道从寨门伸入,直抵此次老禾仓移筑的基地,倚靠后山,一侧为老寨原造纸工坊亭,水从山上来,流过古亭脚下,汇聚成溪,串联池塘,环绕老寨,石板巷左右小巷分岔,到达全寨残留十几栋石木结构老房子,人去楼空,几道石门散落,还能窥见动荡年代,老寨自成堡垒,守护家园的情形。光绪元年荔波县志记:猺庆里,地面辽阔、有村有寨、锁钥东南、边防要隘。说的正是尧古所属地域。
● 禾仓周围环境
● 尧古村寨门
03. 建造
以下便是禾仓历时一个月的搭建流程
1. 木材处理:
处理新的木材,主要需要利用墨斗来画线、匠杆来进行尺寸测量。
● 上:削木材;下:墨斗画墨线
2. 搬运木材与石柱:
石柱、石盘,个个七八百斤,小道窄巷,无法借助机器,一个人也万万无法挪移,需众人用抬棺材的抬法,在石头上绑将军柱,两头绑横木,横木再结横木,以前4人后4人,或者前4人后2人的阵型来抬,人数总得是双数,无论站在左右,都要用外侧的肩膀来扛,内肩臂膀搭过去,抓住并排伙计的外肩,或者搭在他的肩上横木,他也这么搭你,互相交叉绑住,脚下的步子就会很稳当。我第一次上肩,伯夷哥交待腰一定要挺住,肩背可以弯,用肩背肉去承,这样的姿势才可能在关键时候承担起超出能力之外的重量,不至受伤。累了就松,松了就再用力,反正肩膀上落个100来斤就行。搬运途中,折一次道,至少要歇一次,遇到过路人再停,布依族语luao,三声,是“起”、dang,一声筑组词,是“落”、wai,三声,是‘’过‘’,途中一齐的口号以这三个为主了。木头就轻了,一人扛一根,最大的柱或檩条也没关系,老师傅们都是一肩数根、或一叠围板,双手不空的搬,几个来回就搬完了。
●搬运石柱与木材
3. 填地基:
师傅们首先将地基的位置和距离画在了烟盒纸上,随后便开始拉线定位。
● 地基施工过程
4. 立石柱:
待水泥干了之后,便需要将石柱与石盘运到各自相应的位置。石柱不用离地,一头小一头大,众人抬就能立起来,而七百斤的石盘要悬置在石柱头上,离地虽仅仅只到一人肩膀高度,却是徒手人力万万办不到的。师傅们找来3根长木,支成一个三棱锥形,绑住交叉点,再用铁索从上吊下来一个动滑轮,就做成了一个最简易的提升装置。装置无法移动,因此顺序就变成了:抬升石盘——立石柱——落石盘压合。师傅门得先将石盘挪移到做好得基础中心点上,在其上架起滑轮装置,捆绑大石盘,提升起来,再在其下立起倒在一旁的石柱,对准石盘中心,最后缓缓降下石盘压在石柱顶上。操作简陋,却大意不得,石盘跌落是能把大地砸出一个深坑的。
● 立石柱过程
5. 立屋架:
在石柱上立屋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石构基础立好后,即在其上立木排扇,不同于平地撑立的是,石盘完全依靠自重与石柱叠合,无法上人,也没有一个完整平面在这一高度来给人操作,反而三组排扇的六根大柱必须与石盘中心对应,就要在一圆盘区域内挪移起立,因此无法如在平地上,先组装好一架完整排扇,再众人齐撑齐拉筑组词,将其立住。师傅们于是在石阵中先搭好脚手架作为操作空间,将排扇拆分,只做好一个门形框架就开始立,两竖一横,轻巧腾挪便于调整,再将剩下的枋、瓜、吊柱慢慢加上去,这个过程中一组排扇慢慢形成,重量随之慢慢增加,最后在组装好一架排扇的同时也就立好了一架排扇,对准石盘中心的过程中也稳稳地压在了石盘上,直至三组排扇相互串接,形成框架,才算稳妥地立住了。
● 立屋架过程
6. 立围板:
上下欠枋串联排扇,整体框架形成,随即在地担枋上铺设楼枕,加上楼板,人就可以在在上面自由活动了,操作空间变大,剩下就是屋盖、围护结构。但仍要自下而上,与在地面立好屋架后即盖屋顶的顺序不同,要先装好四周围板,仓体空间与外围出挑的外围廊道全部形成后,才开始最上面也是最后的一步:盖屋顶。
每一块围板在禾仓拆解时,都做好标记,以头尾、前后左右、上中下组词做记,同一面上的板再配以数字找定位。比如“后右横上”,标记的是右侧排扇后段横放在穿枋之上的围板,找“后右”标记的柱就能准确定位,而“前左四”则为前门左起第四块竖板。围板繁多,绝无两块相同的板或两个等同的位置,标记无法找一个统一基准原则,因此也必须依靠领导移筑的大师傅良好的记性,在脑海中清楚每一块板的形状和它恰当的位置。
● 立围板过程
7. 盖屋顶:
吊柱、瓜柱、出水枋全部装好后,在柱头和枋头安放檩条,铺放椽皮,众人上房盖瓦,小青瓦自顶向下,一块压着一块,不需要另外的粘合剂,大师傅领做屋脊。两块椽皮之间小青瓦倒放,形成排水沟,两块沟瓦之间在扣放面瓦,咬住沟瓦,上下前后相压,形成屋脊和水沟,直到屋檐,以最后一块滴水瓦收口,椽皮伸过檩条,瓦片再遮住椽皮一点,整个屋顶就能遮风挡雨了。
● 盖梁 – 搭椽皮- 盖瓦
04. 日常
在正常的工作节奏里,也就是天晴时,测绘组与记录组的工作时间取决于木工师傅的工作日程。每天早上八点至晚上六点是师傅们上工的时间,我们便跟随木工师傅的步伐,于每早八点钟开始记录和测绘工作。测绘组主要对构件进行拍照、测绘、与记录。而记录组则负责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立了两个定点机位用来记录整个搭建过程,以及其他的移动相机来进行跟踪拍摄细节与木工师傅的状态。
参与工作的师傅:
参与禾仓搭建的师傅们全部来自于附近村寨,年龄基本都是六十岁上下。但即使如此,他们建造禾仓的智慧和体力也丝毫不输年轻人。
测绘组工作:
测绘组主要对禾仓大大小小的基础构件进行了精准的比量,并现场通过手绘的形式完成了相当一部分的还原以及资料的梳理。
● 测绘组工作场景
记录组工作:
记录组的小伙伴拥有两个固定机位的设置,分别设立于禾仓的前后方向来从不同的角度留存禾仓搭建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移动机位,分别用来记录现场的工作状况、以及追踪各个搭建步骤的细节。
● 记录组工作场景
合作工作:
不论在工作期间还是休息时,工作坊的小伙伴都会去和师傅们进行专业知识的探讨抑或家常闲聊。在了解地域文化的同时,也不忘针对技术性问题对师傅们进行请教。
● 工作坊小伙伴与师傅们进行交流
工作之余:
下午六点钟师傅下工后,我们便对当天的资料进行整理。在一起愉快地吃罢晚饭后,工作坊的小伙伴们会一起分享自己曾经做过的建筑或研究。这些项目或是关于木构,或是关于乡村建筑。通过讨论与知识互换的形式,我们白天从木工师傅以及禾仓学习,晚上从工作坊的小伙伴彼此之间学习。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