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以其独特的美感和复杂的结构成为中国人思维逻辑和生活方式的传承者。在八种基本笔画排列组合而来的成千上万个汉字之中浓缩了宇宙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说起汉字哦组词,就难免提到世界和人类的起源,毕竟汉字的出现充满了神秘色彩,还在原始的祭祀中发挥过神圣的作用。最为人们熟知的传说认为,汉字是在五千多年前由黄帝时期的史官仓颉所创。殷墟出土的考古发现则证明,那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卜官在祭祀仪式上同鬼神对话的重要方式。

图形的力量

最早出现的汉字基本都是象形字,即对事物形象的直观表现,如“木”,“火”等都是其客体形象的再现。对于初学中文的人来说,象形字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一种,人们也因此会误以为所有的汉字都是基于这一方法构成的。

象形字仅与所要表达的含义紧密关联,而完全不包含任何读音信息,就好像马路上的交通指示牌。与之相反,包括葡萄牙语等在内的字母文字则首先反应读音,再联系到含义。

通过表意的图形来表达事物看起来确实比较简单,但很快象形字就无法满足书写体系的发展,需要将其组合起来或加入指示读音的部分来构成更多的汉字。

文字的积木

将两个或多个独体汉字组合成新字的方法称之为“会意”。例如,将“日”和“月”组合起来就成了“明”;一个人靠在树上,是为“休”。依此类推,将两个“木”结合在一起,就有了“林”;一只“手”放在“目”上,就变成了“看”;酿在罐中的液体自然是“酒”。“大”是一个“人”张开双臂;上面再加一横,就是“天”。而当一轮“日”和“月”过后,我们就有了“明天”。在现代汉语当中,由两个或多个汉字组词是十分常见的,不仅独体字可以组成新字,字与字的组合还能创造新词。

声形的结合

汉字中更丰富的是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发音的声旁组合而成,非常适合表达抽象的概念。虽然形旁不如象形字那样直观,但可以帮助建立起同字义的联系;声旁则会选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独体字。

当然,同一个独体字在合体字中既可能是形旁,也可能是声旁。例如“妈”这个字由形旁“女”和声旁“马”组成,与其发音相似的“骂”和“码”都用同样的“马”来表示读音,而不同的形旁则赋予它们不同的字义。

但在另一些汉字中,“马”同样可以作为形旁出现,如“骑”字,这时它的声旁由“奇”来代表。类似的还有“驾驶”,“马”字都是充当形旁,声旁则分别是“加”和“史”。

下面的例子中,给出了以“青”为声旁构成的几个不同含义的汉字。

文字的假借

假借也是汉字造字法之一。关于假借哦组词,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如果有人借了一件东西却再也没有归还,主人甚至不得不用其他东西来替代时,这是否还能算是借呢?在汉语中,就有一些字因同音被借去表达其它的意思,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反而需要另创新字来表达它原来的含义。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来”字,它原本是个象形字,意思是……麦穗!由于古代读音相似,“来”字被假借作为动词,表示“从远处到说话人这里”的意思。一来二去,“来”字作为动词的含义逐渐被固化下来,人们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其原意则逐渐丧失,人们不得不用“麦”字来进行替代。

滚组词顿组词逐组词_哦组词_模组词多音字组词

基本的笔画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汉字的写法。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因为“永”字包含了所有的这八种笔画,中国书法中有“永字八法”之说。这些基本笔画组合在一起则形成数量众多的派生笔画。需要强调的是,汉字的笔画组合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严格的书写顺序、运笔方向和大小比例的。在笔顺方面,“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是其中的两大基本原则。

哦组词_模组词多音字组词_滚组词顿组词逐组词

部首的作用

很多独体汉字被用来组成新字,于是逐渐演变成为部首,充当汉字中表义的部分。由于没有拼音字母的辅助,古代的汉语字典都是以部首为序来进行编排的,大部分的字典当中都划分有200个部首左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字的构成是有据可循的,掌握了其中的规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字源和意义。学习部首也是复习那些象形字和深究每个字本源的过程。每个汉字通常只有一个部首,一般取字的左半边,也有以上半部或下半部做部首的情况。

为了适应汉字的结构,有些字在做部首时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人”做部首时,就成了单人旁“亻”;“水”做部首则写作三点水“氵”;类似的还有“煮”字和“热”字中的部首四点火“灬”。

模组词多音字组词_哦组词_滚组词顿组词逐组词

词语的组成

“每个汉字就是一个词吗?”这是另外一个我常听到的问题。一个汉字的确可以被视作是一个词,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一种语言中音节组合的数量是有限的,这就造成汉语中会有许多同音字出现。为了避免歧义,现代汉语中的词大部分是由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很多时候,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字来组词,从而达到强化语义的目的,例如“驾驶”这个词。

如果用意义相近的汉字组词可以避免语音上的歧义,那么将语义不同的字组合在一起则为汉语词汇增添了新的生机。而这些构词的组合也体现了中国的思维逻辑,例如下面的一些例子:

每个汉字都可以用来组成不同的词,搭配不同的汉字所形成的词义也会完全不同。比如“学”字可以用来组成许多不同的词语。

模组词多音字组词_滚组词顿组词逐组词_哦组词

汉字有多少?

同字母文字相比,汉语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语言体系,各种笔画、部首、单字之间不同组合的可能性是趋向无穷的。一般说来,掌握汉语需要学会大约两千个汉字,不过日常沟通和简单阅读所需的汉字要比这个数量少,而饱学之士所认识的汉字则比这个多得多。尽管如此,认识所有的汉字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况很多古字早已失传,或被人们弃用。一些大型的字典会收录约9万个汉字,不过其中有很多生僻的非常用字。

滚组词顿组词逐组词_哦组词_模组词多音字组词

汉字的齿轮

汉字直观地保留了意义构建的逻辑和联系。面对汉语这台令人震撼的庞大机器时,我们有必要从研究它每一个齿轮的运转开始,因为这会让我们认识到,语言不仅是客观世界的再现,也是我们思维运行的轨迹。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是让我们的思维踏上新的旅程,为其赋予新的目标。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