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转载自:龙斌大话电影 公众号ID:lbdhdy
前言
2001年,双线叙事的《记忆碎片》为克里斯托弗·诺兰拿下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编剧和最佳剪辑的提名。这部成本仅500万美元的独立制作,展现了诺兰对叙事和悬疑的精准掌控力,也为这位年轻的英国导演打开了步入好莱坞的大门。
到2014年的《星际穿越》为止,诺兰的作品已经在全球拿下近40亿美元的票房。在电影节和票房口碑双收的同时,诺兰还凭借作品中烧脑的科幻元素成为了影迷心中大神级的人物。无论是《盗梦空间》中的多层次梦境,还是《蝙蝠侠》系列中暗黑的哥谭市,抑或是《星际穿越》中让理工宅男们分分钟高潮的虫洞理论,在科幻片和悬疑片的领域,几乎已经达到了10个男性影迷11个喜欢诺兰的境地。然而,这位专职猎杀脑细胞的导演,在其作品中,其实有着非常多对前人的借鉴,相似程度之高,甚至被眼光雪亮的群众们指责为“抄袭”。
要说在电影史上,你抄我、我抄你的桥段实在是数不胜数。我们既可以说是借鉴,也可以说是致敬。那克里斯托弗·诺兰,到底属于哪一个阵营呢?
抄袭还是巧合
2010年,诺兰导演的《盗梦空间》在北美以及中国都掀起了讨论的热潮。电影里,由小李子扮演的造梦师,那时候他还在为拿奥斯卡苦逼着,带领囧瑟夫和艾伦·佩吉扮演的特工团队进入别人的梦境。他们不仅能从他人的梦境中盗取机密,还能重塑他人的梦境。
影片游走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把虚幻想象带入真实生活。多重梦境的设置,每层梦境空间中不同的时间流速,使得诺兰能够把他最拿手的、源起于《记忆碎片》时期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得以发挥到极致。但实际,这种被影迷们津津乐道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并非诺兰所独有。昆汀·塔伦提诺的《低俗小说》、大卫·芬奇的《搏击俱乐部》,均是非线性叙事的优秀代表。
与这些大师们一样,在《记忆碎片》里,诺兰打破了传统的、经典的线性叙事手法,将影片的剧情打散成碎片式的段落,再以紧凑的剪辑重新组合到一起。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取代了时间正常的发展顺序。非逻辑的、碎片化的、拼贴式的情节结构成为了诺兰的标签。到了《盗梦空间》,这种碎片化的意识流片段直接变成了主人公的梦境,影像也因为梦境的特质而变得更加流动、奇诡以及暗黑。诺兰在《盗梦空间》中极尽所能地展现了梦境能给我们带来的幻境的最大可能,但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却被影迷们指摘抄袭日本动画大师今敏的《红辣椒》。虽然诺兰在采访中说自己从未看过今敏的作品,但我们也依然能从《盗梦空间》中找到不少《红辣椒》的影子。
《红辣椒》讲述了在未来的日本,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精神疾病,而一种梦境治疗机器则可以通过梦境对患者进行治疗。某日,三台造梦机器失窃,相关研究人员的梦境也被入侵,进而受到伤害。美女治疗师千叶敦子以梦境侦探“红辣椒”的身份潜入了受害者的梦中,与他们同步体验梦境里的诡异场景,同时寻找犯罪分子。
如果说,电影是真实生活的理想梦境;那么,没有了真人演员和场地造景限制的动画,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电影更适合展现真实生活的暗黑梦境。《红辣椒》就是这样的例子。从故事设定上来讲,《盗梦空间》和《红辣椒》的确有着类似的故事设定,它们都是讲梦境入侵、改变现实,而主人公可以进入梦境、操控梦境、完成任务以致改变现实的故事。
在细节上,两部电影也有着不少相似之处。这或许与梦境和电影的共通性有关,因为我们常说,电影是人类最大的造梦机器。所以梦境的展现,在不同的影像体系中,也是有可能出现相似的表达形式的。
在《红辣椒》里,女主角可以通过梦境、屏幕、镜子、墙上的画等穿越梦境。《盗梦空间》中也有类似的设定。在这两部电影中,都有一个段落是展现女主角用手触摸一面巨大的镜子,然后镜子碎裂,同时梦境坍塌的场景。《红辣椒》和《盗梦空间》里,也都有对电梯的运用诺兰导演作品有哪些,不同的电梯楼层,指向不同的梦境。连莱昂纳多慌乱阻止艾伦·佩吉按电梯的动作,也跟《红辣椒》中的场景非常相似。同样,当主人公躺下,进入梦境后,大量的记忆碎片会迅速地闪过。酒店走廊中的失重场景,也与红辣椒中如出一辙。而《盗梦空间》中翻转、扭曲的城市以及画面坍塌崩溃的场景,在《红辣椒》中更是随处可见。
对此,诺兰的解释是,他在写作剧本的时候就构思了城市翻转的场景。艾伦·佩吉饰演的是一位精通力学原理的建筑系学生,而这样的一位理工妹子,如果有了机会,就一定会挑战日常的几何和物理现象。因此诺兰让艾伦·佩吉把城市翻转过来,它甚至类似一种科学信仰的颠覆。在拍摄《蝙蝠侠》系列时,诺兰被芝加哥的各种桥梁所吸引,这样的印象在《盗梦空间》中也得到了体现诺兰导演作品有哪些,当那些桥升起来的时候,就好像一台巨大的机器在改变着城市的结构。
诺兰曾坦言自己非常痴迷于梦境的主题,早在10年前,他刚拍摄完《失眠症》时,就有了《盗梦空间》的设想,我们现在看到的故事,和2000年他构想的剧本并没有太大差别。而红辣椒则拍摄于2006年。诚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相似看作是大师的巧合。诺兰否认了自己对《红辣椒》的借鉴,却承认自己受到了《黑客帝国》的影响。
《盗梦空间》与《黑客帝国》有着相似的内核。那就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周遭的世界。它们到底是真实的生活,还是虚幻的梦境。但在《盗梦空间》中,诺兰想做跟《黑客帝国》相反的设定,在梦境中去建造一个虚拟的空间,让观众跟着电影中的角色,看到虚拟的现实是怎样被一步步创造出来的。
借鉴还是致敬
诺兰曾说过,“探索新世界是我们的本性”。而无尽的、黑暗的太空则一直以来都是无数电影人探索未知世界的极乐空间。在《盗梦空间》之后,诺兰又为科幻迷们奉献了一部《星际穿越》。
昆汀说,《星际穿越》让人看见苏联著名导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的影子。《星际穿越》的摄影师曾经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镜子》推荐给诺兰,想让他借鉴片中风、尘土、水等元素对故事的作用。这造就了《星际穿越》中那个黄沙漫天、真实而恐怖的废土世界。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喜欢在影片中使用诗歌的技巧,同样被诺兰借鉴。片中那首关于光明、黑暗与良夜的诗,就是1951年,迪伦·托马斯写来鼓励重病的父亲的,放在讲述父女情的《星际穿越》里,也有了一种巧妙的照应感。
在这部有着知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参与编剧的科幻巨制里,其实包裹着一个好莱坞式的最传统的亲情故事。未来的地球,环境极度恶化,漫天砂石,人类陷入资源枯竭下的饥荒状态。由马修·麦康纳饰演的前NASA宇航员肩负穿越星系,寻找新的宜居星球,拯救人类的任务。但他同时也无法逃离父亲的身份,离开女儿让他充满愧疚。在影片最后,父女之间的强大心灵感应,让女儿解开了父亲从五维空间传递来的摩斯电码,拯救了人类。因为“爱”是可以穿越时空,传递讯息的。所以,在《星际穿越》充满了五维空间、虫洞理论、时间旅行的科幻外壳背后,其实是诺兰对好莱坞传统价值观和家庭观的回归。英雄首先要成为父亲,成为丈夫,拥有家庭,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他才能成为英雄。
影片上映后,诺兰又一次因为和其他作品之间的相似而遭到了炮轰。在哆啦A梦1981年出版、2009年上映的剧场版《宇宙开拓史》中,有着和《星际穿越》中一模一样的玉米田,枯萎的玉米田成为生态环境崩溃的征兆。在《星际穿越》中,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在寻找宜居星球时,曾经来到一个会发生海啸的星球。在哆啦A梦《宇宙开拓史》中,也有着一模一样的情节。不同的星球上时间流速不同的理论,在两部影片中也均有表现。在影片最后的结局上,《宇宙开拓史》也同样也展现了爱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的主题。
那诺兰到底有没有抄袭呢?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是无可否认的,但由于动画和电影的载体差异,这种抄袭额的指认也并不够有力。假如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虫洞理论、因为环境恶化而枯萎的玉米田、不同星球上相对的时间、由于引力不同而会发生海啸的星球,都可以被看做是基于基础物理科学理论的通识设定,并非《宇宙开拓史》或《星际穿越》独有。
这种对科幻通用设计的借鉴在《星际穿越》中还有很多,《星际穿越》临近结尾时,马修在美丽的太空中漂浮的镜头,像极了《太空先锋》中艾德·哈里斯第一次见到太空景象的镜头,连打光角度都极其相似。片中的机器人塔斯,是对《太空漫游2001》中黑石的致敬,它们都是极简主义设计理念下的高级人工智能。
坚持自我还是重复自我
“我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典型的英国人,像我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诺兰曾这样评价自己。他的确是现有的好莱坞的外籍导演中,既有票房吸引力,又极具风格化的一位。在其早期的作品中,诺兰的典型风格主要就体现在快速剪辑和复杂叙事上。
《失眠症》中,111分钟的片长由3400个镜头构成,平均每个镜头长度不足2秒。这样的快速剪辑非常适合复杂的叙事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带来剧情不够清晰的观影体验。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诺兰都在反复使用快速剪辑的技巧和多线叙事的手法,也同样在执着于讲述与心理和梦境有关的主题。
如果说,抄袭、借鉴与致敬之间的界限实在太过模糊,难以划分的话。那么这种对自我所擅长的领域反复表现的手段,或许可以看做一种对自我的“抄袭”。好在,诺兰还是在进步的,他或许已经厌倦了玩弄讲故事的把戏,《星际穿越》证实了在烧脑悬疑片之外,诺兰依旧是可以掌控好主流类型片和经典叙事的。
在刚刚开拍的新片《敦刻尔克》中,诺兰转向讲述二战时期敦刻尔克战役和英法军队大撤退的故事,宏大的历史题材与二战背景是诺兰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只是,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担心,战争题材的影片那么多,到时候,诺兰又会被说抄袭哪一部呢?
有兴趣可以戳视频看一下完整节目哟~☆
内容转载自:龙斌大话电影 公众号ID:lbdhdy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