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记者杜晓实习生单文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秘书长敖虎山向大会提交了题为《建立现代“告老还乡”制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会发言。敖虎山在发言中认为,振兴乡村关键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才振兴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告老还乡的传统。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传统告老还乡制度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新的生命力?《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有关专家。
人均寿命在延长
告老还乡有作为
敖虎山认为,告老还乡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一种退休制度,从汉唐到明清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家国情怀,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张生认为,我国古代有告老还乡的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一个官员退休后,会回到自己的原籍。历史上,官员做官不能在原籍,需要原籍回避,但是退休以后会回到原籍。官员回到原籍以后,会把他们的知识、文化、影响力带回去。例如,某官员德高望重,可以发挥其特长调节邻里之间的一些矛盾,成为乡村治理、基层治理非常重要的力量。官员告老还乡后还可以分担政府公共管理方面的一些职能告老还乡什么意思,促进政府职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我国古代的告老还乡制度有比较强的合理性,其本身也是制度化。因此,我国古代的一些治理经验值得效仿和学习。
从当前的社会环境来看,是否具备推行现代告老还乡制度的条件?
“推行现代告老还乡制度有一个重要背景,目前,乡村、小城镇的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向大城市倾斜。很多人去大城市上大学、工作,然后在大城市退休、养老、带孩子,一些相关投入都聚集在大城市,导致某些乡村、小城镇的文化等公共资源相对匮乏。”张生说。
敖虎山认为:“鉴于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公务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不同行业的企业家退休,他们中的部分人也愿意回归田园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继续发挥余热,如果能在政策层面上建立现代告老还乡的制度,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新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的情况是60岁、65岁退休,如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一个人在60岁之后还可能会有10年左右的时间发挥余热。特别是对教育领域来说,尤为重要。无论是有偿还是无偿,退休人员对乡村教育体系能够提供非常大的支持,对于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现在有不少优质的中学,一般集中在城市。农村不断地向优质中学输送人才,但是也在抽离人才,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都不愿意回到乡村、小城镇。”张生说。
张生认为,有了告老还乡制度的支持和鼓励之后,退休人员回到乡村可以解决后顾之忧,能够专心投身入教育等领域,对于农村人才培养、人才回流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家乡是一种反哺。除了教育之外,退休人员还可以在一些专业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农牧方面的专家退休回到自己家乡之后,可以把自己的专长转化成先进生产力,支持家乡建设,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有不少退休人员曾经在国家机关、大企业工作过,他们会有一些自己的资源,对乡村建设也会提供比较多的支持,这个过程是带有互动性的。还乡的时候可能会带去资源,而乡镇的特殊资源反过来又会吸引这些还乡人员,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对于推行现代告老还乡制度,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
“近年来,脱贫攻坚工作、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这是讨论现代告老还乡制度的一个大背景。告老还乡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官员的一种退休方式,这种退休方式对乡村人际关系、道德建设起到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传统社会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也在传统社会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推行城市化建设,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建立现代告老还乡制度还不太切合实际。”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制度推进需逐级
优化配套是前提
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江西省委会副主委、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木华也提交了题为《让告老返乡的文化传统在乡村振兴中焕发生机》的大会发言。
刘木华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发展,成为各类公职人员、党员干部、专家学者、工商企业界人士等,这些人在城市退休后大部分都不能再被社会充分利用,浪费了资源。然而,当前现实又使这些人很难回到农村,这些人才资源只能单向从农村流向城市的情况也间接造成了当前大部分农村的人才、文化、管理、组织等全面落后和凋零。当前,“城市病”问题增多与乡村严重缺乏人才现象的鲜明对比,让告老还乡的文化传统助力乡村振兴正当其时,但同时,人们认识还不到位,社会氛围还很不足。
张生认为,告老还乡制度要推行,首先要弄清楚“乡”在哪里。“例如,从一个村子里考大学出来,那告老还乡是不是就要回到那个村呢?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对于告老还乡来说,不一定非要从乡村开始做,可以先在城镇推行,改善小城镇的公共资源,让退休人员老无所忧,再逐级向下推进。”
“告老还乡制度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主要还需要一些相关配套。例如,一个大学生从一个比较贫困的地方考到城市上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里发展得不错,如果要求他回到乡村,也需要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医疗、养老、交通等。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告老还乡制度推行可能就会有难度,所以,推行告老还乡制度,需要乡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有可行性,届时,乡镇才能真正吸引城市中一些有知识、有经验的退休人员回去。”张生说。
告老还乡可选择
多元保障乃关键
对于现代告老还乡,刘木华提出3点建议:
首先,聘用管理保障。鼓励各地制定新时代告老还乡人员的聘用管理办法,创造多种让这些乡贤发挥作用的组织和平台(如各种社会组织等)。对告老还乡回来的技术人员、退休干部、工商企业界人士等进行因才聘任、合理使用,以补充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农业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及管理人员的不足。
其次,居住地保障。对于告老还乡回到农村的人员,政府要为他们在农村租房、继承父母房屋居住使用权、土地租赁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并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甚至作为吸引乡贤的措施。同时,在他们修缮父母房屋或租赁住房等方面要创新机制,允许对房屋做一些大的改造和修理,方便他们获得一个条件完善的居住地。
最后,基础设施保障。告老还乡也是一种农村田园养老方式。政府要加快补足农村交通、生活设施、卫生条件等方面的短板。要大力改善乡村医疗环境,建立社保、医保、全方位覆盖农村的网络,方便就近看病;要构建农村连接城市中心医院等机构的远程协作医疗服务。同时,要建立心脏病等突发急性病的快速响应机制,让告老还乡人员回到农村后感觉生活方便和放心,其子女也不用过分担心一些突发性疾病状况的发生。
张生认为:“建立现代告老还乡制度对乡村振兴有着积极意义。现代告老还乡制度应该是带有互动性的。例如,某人是从一个乡村出来的,退休的时候可以选择其他更利于发挥自身作用的乡村。换言之,现代告老还乡制度不一定是回到自己原来的那个乡村,退休人员可能会选择一个条件、资源各方面相对好一些的乡村去发展,进而带动更多乡村发展。”
竹立家认为,推行现代告老还乡制度最大的困难在于,退休干部回去之后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究竟该如何利用原来的职位、身份给乡村发展带来实惠。另外,还要考虑到会不会影响到当地基层党委政府的工作。”
“推行现代告老还乡制度告老还乡什么意思,需要有一个政策导向,要让退休人员感觉到去乡村是开创人生第二次事业。另外,还要有一些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张生说。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bear68899
‘